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山西大宁: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治理“双赢”

2020-12-14 17:44:50 来源:记者观察网

记者观察网山西1019日电 (记者 关俊龙1015日,临汾市讲好我们的小康故事主题采访活动记者走进大宁县。也是本次之行活动的第三站大宁。

白村位于曲峨镇北部残垣沟壑区,由4个自然村组成。以前村民过度的放牧造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泛滥,气候十年九旱,贫困发生率极高,全村共有269户、102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5户、432人。该村购买式造林工程是大宁县成功采用购买式造林模式进行小流域生态治理的缩影。


一大早记者一行首先来到了大宁县曲峨镇白村秋日阳光下的白村显得有点儿寂静,蜿蜒的公路盘踞在沟壑纵横的黄土地上,漫山的树木枝繁叶茂,筑起了道道绿色生态屏障。记者一行站在秋卜坪的观景台上临高远眺,眼前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目不暇接。 

采访中,大宁县政府副县长乔前介绍,购买式造林是根据政府的规划设计,由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体的扶贫攻坚造林合作社,经过竞价和议标,与乡镇政府签订购买合同,自主投资投劳造林,当年验收合格支付工程款的30%,第三年成活率验收合格后支付余款,政府购买的是造林服务,树随地走,林地、林权还是村民的。白村购买式造林试点的成功经验,在全县进行推广。截至目前,大宁县已经完成高标准造林21.67万亩,带动参与群众获得劳务收入6573万元,实现了在一个战场同时打赢“生态治理”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

1061183492

“村民们富了,荒山变得绿意盎然,环境更是比以前好多了。”谈到购买式造林让村子发生的变化,白村欣达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明星说,从2017年开始到2020年,在村子及周边村共种植了各种绿色植被8000余亩,极大地改善了这里的生态环境。 “自从购买式造林工程开始以来,头两年都有12000余元的收入,现在更是达到了2万元,比以前的收入高多了。” 白村欣达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社员冯还堂告诉记者,以前,他家因学、因病致贫,这两年在合作社干活,不仅脱了贫,而且生活越来越好,真的是绿了荒山富了民。他现在确权的林权有100亩,每亩地每年还有5块钱的补助,这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绿色银行”。

703221525

下午,记者一行参观了山西鸿基塑胶科技有限公司,并采访了公司有关负责人及当地就近就业的村民。该公司办公室主任姚晓娟说:“公司建成后,吸纳了劳动人员1074人,为大宁县提供了700余个就业岗位,其中贫困户有286人,人均月工资4000余元。公司还向曲峨镇内史大队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及镇政府、队部等地方免费供暖11000余平方米。”

随后,记者一行又来到大宁现代农业花卉双创示范园。在园区的花卉大棚里,一阵阵花香扑鼻而来,红掌、凤梨、仙客来等数万株盆栽花卉,在经过员工们的精心培育后,销往各地花卉批发市场。 大宁现代农业花卉双创示范园区项目是大宁县委、县政府与山西大宁隆泰双创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并全面启动实施的脱贫攻坚重点项目。该园区位于大宁县曲峨镇道教村,占地320亩,总投资1.37亿元。该公司总经理张晓纲说:“我们在道教村共流转土地320亩,每亩每年支付流转费1000元,让136户农户收益,并且大宁县政府统筹整合涉农资金2644.76万元,投入到村级股份经济组织,资金量化到村到户,由村民自主决定投入花卉企业,按投资总额8%的比例获得收益分红,两年来,已累计为1658户、4569口人分红453.6万元,户均增收2736元。”

“现在每年光劳务收入就有3万元左右的收入,在加上流转土地金,这一年的收入也非常可观,在这里工作不仅环境好,而且就近就业还能照顾到家里。”道教村村民冯爱红说,她家有5口人,由于丈夫和婆婆的身体都不太好,全家的收入来源几乎都靠她,能有这么一份工作非常满足。

“精耕大地农家厚织田园丰收梦,根植沃土组织凝聚乡村振兴魂。”在楼底村村口,记者一行刚下车,就被大门上这副寄托广大农民梦想的对联所吸引。对联旁,金灿灿的玉米、红艳艳的辣椒、火红的灯笼无不展现着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

三多乡楼底村位于大宁县城南10公里处,义亭河和209国道从村中穿过,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大宁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振荣介绍,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条,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增长,同时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2018年开始,楼底村整合扶贫资金和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资金近260万元,以村联合社为主,实施建设大宁第一家有机、循环、节能的生态示范园,并于今年7月份完工。 

走在楼底村有机生态示范园里,眼前的美景让记者如同身处画中:天空澄碧、纤云不染,清澈的“活水源”静静地倒映着秋日暖阳,一路上,大片艳丽的格桑花随风摇曳,有机蔬菜瓜果飘散出的香味沁人心脾…… 

【责任编辑:吕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