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微凉的大宁县昕水镇麦留村里,田间是村民们忙活的身影,枝头上是产业兴旺的硕果,振兴的乡村在整洁的环境中不断蜕变,再看不见过去的深度贫困村模样。
省联社临汾审计中心于2015年7月开始帮扶大宁县昕水镇麦留村。领受任务后,临汾审计中心以整村推进脱贫工作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始终走在金融扶贫第一线,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主导产业,增加贫困户收入,以金融力量助力麦留村脱贫致富。
摸清家底探路子
如果说脱贫攻坚本身就是一场硬仗,那么在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更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地处大宁县城以北10公里处的麦留村有207户710人,在2015年有贫困户75人、五保户2户、低保户13户,当时属于山西省深度贫困县中的贫困村,脱贫任务的严峻性不言而喻。
如何打好这场硬仗中的硬仗?省联社临汾审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李建学说:“主动投身脱贫攻坚战,帮助村民早日脱贫致富,是农信社义不容辞的责任。”临汾审计中心党组将党建与扶贫深度融合,成立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沉下身子为麦留村找出路。
手持《扶贫“一户一档”帮扶手册》的党员,一户户进,一家家聊,在田间地头,在炕沿院外,通过面对面、心贴心地沟通,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也深入了解了麦留村的基本情况。临汾审计中心工会主席刘亮带领16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户建立了长期帮扶新机制,在摸清贫困户的基本信息、深入分析致贫原因的基础上,按照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的要求,分类做好信息采集和登记工作,掌握全面、真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为贫困户建立一本扶贫台账、制订一个脱贫计划、定做一套帮扶措施,真正让国家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变“输血”为“造血”
麦留村地处垣面,干旱少雨,无霜期短,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主要靠发展苹果产业和外出务工,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差,增收十分困难。
俗话说,产业在手,致富不愁。要想脱贫,必须发展主导产业。了解到麦留村在苹果种植中缺少技术的症结,工作队邀请县果树中心技术员对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并组织果农外出参观学习。“我现在自己就能解决苹果树种植的基本技术问题,产量明显上去了,品质也提升了很多,能卖个好价钱!”62岁的冯建明乐呵呵地说,他家前几年栽种的15亩苹果树2015年挂果后收益可观。如今,麦留村家家户户都有了果园,村集体每年为果农免费打药5次,减轻了果农的劳动强度和经济负担。
多年来,省联社临汾审计中心驻村工作队积极鼓励村民发展产业,除了帮助村民种好有机苹果,工作队又多方筹资争取项目,拓宽村民的致富道路。2019年,临汾审计中心投资5000元购回优质鸡苗500只,发放给29户村民,随着鸡开始下蛋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农户养鸡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帮助村里建起了300千伏的光伏发电站,2018年并网发电,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2万元,给8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人分红500元、大病救助1000元;组织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吸收31户社员入股,为村民增加了收入,加快了致富步伐。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我不光有了脱贫的信心,还有了自己的产业,日子会越来越好。”65岁的单文喜爱人常年卧病在床因病返贫,刘亮结对帮扶后,多次为其捐款,每年春节前还给他家送来慰问金和慰问品,这样的关心让单文喜树立起脱贫致富的信心。单文喜加入麦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后,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月收入2000余元,加上苹果树、核桃树和梨树的收入,逐步摆脱了贫困现状,日子兴旺人也跟着精神了。
李建学说:“近年来,临汾审计中心在帮扶麦留村的脱贫攻坚中,通过产业脱贫、金融扶贫、公益扶贫、电商扶贫等多种举措,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各项基础性工作,用活各项金融服务,探索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具有当地特色的扶贫新路子,为村民脱贫致富注入了新的活力。”
真帮实扶村振兴
临汾审计中心积极开展消费扶贫,为优质的农产品找到销路。在审计中心的支持下,村里的西瓜、玉米、土鸡蛋等农副产品相继走出乡村,搬上了城里人的餐桌,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了解到多年来麦留村人吃水十分困难,临汾审计中心投资5000元安装水管保温层,并投资10万元资金,打深井280米,建起了二级抽水站,确保了麦留村水源充足;针对麦留村沟里道路不通、灌溉抽水设施陈旧老化的情况,他们修通了从麦留村到沟里的3公里道路;并协助县脱贫办争取专项修缮款70万元,修复万方蓄水池,方便农户浇灌,保障农户旱涝保收。
随着全村整体脱贫,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年人均收入得到大幅度提升,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精神面貌彻底蜕变。村里组建起“清洁服务队”,工作队为麦留村捐赠垃圾桶,与村民一起清理垃圾;村里建起了农家书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电商服务中心;主街道两侧的文化墙,成为麦留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亮点;组建了威风锣鼓队,村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产业越来越旺,环境越来越美,农闲看书学知识的村民,成为麦留村新的风景。
如今的麦留村,人均收入达到4500元左右,农民的腰包鼓了,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近几年先后购回三轮车200余辆、摩托车300余辆、小汽车70余辆,农户家中房屋宽敞明亮、家电齐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全村老少和睦相处、尊老爱幼,一个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呈现在人们面前。